水分测定仪涵盖物理测定法(如失重法、蒸馏分层法)与化学测定法(如卡尔费休法),可针对不同形态的物质(固态、液态、气态及浆体)进行定制化设计,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纺织等多个行业,特别是采用近红外技术的在线式设备,无需破坏样品即可实现动态监测,适用于宝贵样品或复杂工艺条件下的过程控制。
水分测定仪的三种不同原理:
1.烘干法(热失重原理):这是一种常见的工作方式。仪器采用环形管卤素加热方式对样品进行快速干燥,在测量样品重量的同时,持续监测其质量变化。随着水分蒸发,系统会记录干燥过程中样品丢失的水分含量百分比。通过比较干燥后的质量和初始湿重之间的比值,计算出水分百分比含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颗粒状或粉末状物质,尤其适合需要高精度数据的场景。
2.在线法(近红外光吸收原理):主要用于连续自动化生产环境。它利用物质内部分子结构的特性——例如水中的氧-氢键和有机物中的碳-氢键会吸收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线。当光线照射到被测物体时,反射光的能量与所含水分成反比关系。通过内置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存储和显示,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水分含量测定。此方法具有非接触式测量的优势,不会破坏样本。
3.卡尔费休法(化学反应定量分析):基于碘氧化二氧化硫的反应需水的参与。具体来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了使反应向右进行,需加入无水吡啶等试剂使产物稳定,并配合电解池中的电化学反应。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由电解产生碘的电量可准确推算出样品中的微量水分含量。这种方法常用于痕量水分检测,如医药、化工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