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是用于检测绝缘油在高电压下耐受能力的专用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施加逐渐升高的电压,测定油样发生电气击穿时的电压值(即介电强度),从而评估绝缘油的性能。以下是该仪器的使用细节及关键注意事项。
一、测试原理与仪器组成
1. 测试原理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基于电气击穿理论。当油样被置于高压电极间隙时,随着电压升高,油中电场强度增大,一旦超过其绝缘极限,油隙内会形成导电通路(击穿),此时对应的电压值即为油样的介电强度。测试需重复多次(通常6-8次),取平均值以消除偶然误差。
2. 仪器主要部件
- 高压发生器:提供可调交流或直流高压(通常0-100kV)。
- 电极系统:包含标准间距的球形或平板电极(如2.5mm间隙),材质多为黄铜或不锈钢。
- 样品杯:耐高温透明容器,用于盛装油样并固定电极。
- 控制与显示单元:设定电压参数、升压速率,记录击穿电压及次数。
- 搅拌装置:部分仪器配备自动搅拌功能,确保油样均匀性。
二、使用前准备
1. 样品处理
- 取样:使用清洁干燥的玻璃容器采集油样,避免混入水分或杂质。
- 预处理:若油样含水或沉淀,需过滤(0.45μm滤膜)并静置消泡,或按标准(如GB/T 507)进行脱水处理。
- 温度控制:测试前将油样与仪器置于相同环境(通常25±5℃),避免温差影响结果。
2.仪器检查
- 电极清洁:用无水乙醇擦拭电极表面,确保无油污或氧化层。
- 电极间距校准:使用标准规或千分尺测量电极间隙(误差≤0.01mm)。
- 电源接地:检查仪器外壳及电极系统接地是否良好,防止漏电风险。
三、操作步骤
1. 注入油样
- 缓慢倒入油样至样品杯,液面需覆盖电极且无气泡。
- 静置5分钟,待油样稳定后开始测试。
2. 参数设置
- 升压速率:按标准选择(如2kV/s或按国标GB/T 507执行)。
- 测试次数:默认6次,单次击穿后需更换电极间油样或充分搅拌。
3. 升压测试
- 启动高压输出,匀速升压至油样击穿(伴随火花或噼啪声)。
- 记录击穿电压值,切断高压并释放残余电荷。
- 搅拌油样或更换新油样,重复测试。
4. 数据判定
- 剔除异常值(如明显高于或低于平均值的数值)。
- 计算剩余有效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介电强度结果。
四、关键注意事项
1. 环境控制
- 湿度:环境湿度需低于80%,避免油样吸湿导致结果偏低。
- 电磁干扰:远离高压设备或强磁场区域,防止电压波动。
2. 操作安全
- 高压防护:测试时禁止触碰电极或仪器外壳,佩戴绝缘手套。
- 应急处理:击穿后立即降压,若油样燃烧需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3. 数据可靠性保障
- 电极状态:每次测试后检查电极有无烧蚀痕迹,严重磨损需更换。
- 油样均一性:单次测试后未充分搅拌可能导致局部劣化,影响重复性。
五、维护与保养
1. 日常维护
- 清洁电极和样品杯,定期用标准油样校验仪器精度。
- 检查高压线路和接地装置,避免老化短路。
2. 长期存放
- 断开电源,覆盖防尘罩,电极表面涂抹防锈油。
- 每隔1个月通电预热1小时,防止电容元件受潮失效。